给你30年后的焦虑,找个出口

给你30年后的焦虑,找个出口在哪买

养老保险:骄傲的昨天

 

 

我小时候爸妈忙,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长大的那个小城,全城只有市中心那家唯一的商场,靠西边的一个柜台,能够一年四季都卖娃娃头雪糕。

在那个一角钱能买两颗比巴卜泡泡糖、娃娃头卖两块钱一只,可以算得上天价了。

 

那时候,爷爷一领到退休金,就去银行旁边的商场,给我买一根娃娃头。如果是夏天,爷爷会带几块小棉布,把娃娃头裹严实,一路自行车骑得飞快;回家的时候,娃娃头还冒着凉气呢。

 

所以,我从很小就开始会数日子盼工资了。每个月快到爷爷奶奶发退休金的日子,空气里都能闻出甜味儿。

那甜味儿我一辈子都能记得。

 

你看,年幼时我就享受过养老金的福利了。不过现在我想,等我老了,可能无法给孙辈创造这样的记忆。

 

要有孙子,首先你得有个……

一方面,现在物质无比丰富,单纯的快乐更难获得了。

 

另外,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这辈人,真的还能打算,老了靠着社保养老金过日子吗?

 

给你30年后的焦虑,找个出口在哪买

社保养老金:如果还有明天?

 

2016年,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发布了《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

报告显示,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入不敷出”的省份在快速增加,由2014年的3个扩大到了2015年的6个,分别是: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

 

其中,东北三省社保养老金全面“沦陷”,黑龙江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比支出少183亿元,辽宁、吉林也收支相差105亿元、41亿元。

某省的官员在公开讲话中曾表示,不排除使用公积金来发放养老金的可能。

 

怎么就发不出养老金了呢?

 

我的爷爷奶奶同是一家国企的员工,爷爷工龄长些,工资也高一些。但是到了退休的时候,爷爷的退休金要比奶奶低。

 

原来,爷爷是一线的生产人员,属于“职工”;而奶奶是财会人员,是“干部”,编制上属于事业单位体系。在当时的养老金政策下,干部每个月不需自己缴纳养老金,全部由单位缴纳;同时,干部的养老金待遇,就是要高。

 

发现了吗,不交养老金的人,反而拿的多。

 

亏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交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少了。不是主观上不交的人少了,而是能交的人少了:人口老龄化、工作人口数量同比下降……这些经常见诸报端的名词,正在逐渐切实影响我们的生活。

 

不过,我这种在用键盘指点江山的能想到,政府会想不到吗?针对这些问题,已经出台了解决措施。

 

刚才说的第一个不公平的问题,现在正在进行养老金并轨改革。简单来说,所有工作的人,按相同标准缴纳养老金,也按相同的标准领取。

另外,从2017年起,渐进式延迟退休开始实施。至于交钱的人少了嘛……

那就减少领取的人就好了——这是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至少吧,逻辑看上去还算可行。

 

都说80、90是最悲催的一代:

还没有出生时,碰上了强制一胎政策,少了兄弟姐妹的童年,成了单薄的未来;

上大学时,学费正值高升;要买房子时,房价正在高涨或太高了;当他们生孩子时,奶粉和幼儿园原来是那么贵……

 

好不容易退休了,当他们未来变成老年人时,中国已经高度老龄化,养老金基本等于白交。

 

给你30年后的焦虑,找个出口在哪买

国家开药:商业养老保险

 

有人在知乎发问,社保的养老金是庞氏骗局吗?

年轻人,这就有点激进了。对于社保的态度,我一早就在这篇文章中阐述过。

 

实用性只是社保最不重要的功能。请把社保看成一份社会契约,也就是一份合同。这是一份承认你作为社会成员的合同:你按时交纳了,我才认可你。所以,很多政策会和连续缴纳社保年限有关

社保的另外一个最大的功用,也是我朝一直以来最重视的:维稳。

咱们的父辈、祖辈赶上的年代,不代表我们能享受同样的福利。交社保,就当交了保护费了吧。

是不是骗局,能不能领,都交着,没坏处。

 

那么如果养老问题不能靠社保,商保可行吗?

 

国家给出了药方:

 

2017年6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内容中提到:

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

官方表态是一个信号,这就是盖戳了。

若干年后,我们也许会发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信号,从这一刻开始,社保逐渐退出养老的主战场,将接力棒交到商业保险手中。

 

目前来看,国内商业养老险的表现乏善可陈。不能说不好,但显然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一款比较不错的产品是这样的:

30岁男性缴费10年,每年交1万元,从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每年领取16610,一直领取到终身。

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投入的这笔钱,6年就可以领回来。整体的回报周期和流动性,都还不错。

此外,一些公司也在养老社区方面发力,圈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为老年人打造舒适、便利的生活区域。

 

除了基础的养老年金、配套服务之外,还有一些正在试点中的商业保险养老的尝试。

 

比如正在试点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老年人可以把自己拥有产权的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对房屋进行估值。在这个基础上,签订一份养老保险,房屋的估值作为保费抵扣。

 

这是个学洋人的东西,借鉴了一些欧美国家的经验。以一款产品为例,60岁的男性,百万房产反向抵押,每个月大概能拿2000多元钱。

 

2000多元,似乎有点少。

 

而且光看描述,就能想到很多复杂的细节;市场上,此类产品也如料想一般不受欢迎,销量……几乎是没有销量。

 

养老嘛,核心问题就是两个:

第一,有够花的钱。

第二,有持续稳定的够花的钱。

 

社保也罢,商保也罢,在强制储蓄和定期领取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有不错的商业保险,可以作为老年收入的来源。

 

当然,市场在发展,可以期待更好的。

给你30年后的焦虑,找个出口在哪买

定义你自己的退休

 

公众号后台有朋友来问我,有没有好的养老保险推荐一下,我要为养老做准备。

一问年纪,二十来岁,让我有点哑然失笑的感觉。

未雨绸缪是不错,但过早的担忧就是杞人忧天了。

 

养老啊养老,那么什么才算是老呢?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有“七十古稀”的说法。有70岁的老人,这个家族就要热烈地庆祝了。

而到了今天,在联合国的定义中,75岁至89岁是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我们有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生命长度。也许有一天,向天再借五百年真的不会是梦。而医学和技术的进步,也让我们能够不断地挖掘生命的深度,延伸生命的宽度。

 

什么是老?什么是退休?不要再用传统的定义去约束自己,生命的规划,你自己说了算。

 

那么关于养老,我想年轻人考虑养老的目的并不真正在于养老,而应该是他背后的概念:

 

不用工作就有收入。

 

所有人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不工作了,没收入怎么办?

 

社保养老保险也罢,商业养老险也罢,提供的都是一种解决方案:还在工作的时候,还有钱的时候,别都花了,把钱存住。这是最勤恳的方法。

 

那有没有别的的方法?

有的。

 

“睡后收入”。

 

给你30年后的焦虑,找个出口在哪买

著名投资人李笑来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睡后收入”——没错,就是睡觉的睡。

 

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所以也称“被动收入”。

比如李笑来本人,他曾在新东方任教,独创了自己背单词和学英语的偏方,讲课录视频、出书发行,被称为出国考试的必读书目——他的那套书,从首版到今天快十年了,仍然在给他带来财富。

 

睡后收入,就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最常见的是知识性睡后收入,也就是“正当性”。我的一个建筑行业的朋友,辛辛苦苦考下了建造师的资格,在他所在的公司挂职,一年最少也有几万的收入。

做学问要发论文,不管指导与否,都要署导师的名吧,有时甚至要把第一作者署导师名——这虽然政治不正确,但不可否认,学生给导师不断累积的地位、名望,正是老师的睡后收入。

 

高一个等级的,属于专利性收入。手机行业竞争激烈,三星和苹果在全球范围打了5年的官司,最后苹果胜诉,获得5.48亿赔款;同时,三星每年还需向苹果支付数千万美元的专利费用。一旦研发成功,就是摇钱树、聚宝盆,这就是专利的力量。

 

这两年炒的最凶的财务自由,也是睡后收入的另一个体现:资本性收入,也就是分红。让钱自己生钱,随时间爆发复利的威力。

 

……

 

“不工作就有钱”这样的生活,既然向往,那不用等老了再过。

 

希望我们都能趁着年轻力壮,就过上想过的生活。

 

 

文章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高端医疗险 » 给你30年后的焦虑,找个出口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