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刚刚,相互保的会员数破千万了。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才9天就1000万会员,不愧是爸爸开的公司,牛!

 

这几天,问到相互保的朋友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昨天在我的微信搜索相互保,跳出来几十条相关聊天记录

这都过去一周了相互保的仍然是热议话题啊没有办法他就是这么强大。

 

看起来,有必要把这事儿再仔细说说。

 

今天主要说两个观点:

 

第一,相互保VS个人商业保险,我的观点是:

 

相互保不能替代保险。

 

第二,有朋友问到,是否有必要买相互保?

 

我的观点是:不必要。

 

OK,长话短说。

 

 

 

1、

 

 

第一,相互保当然不能替代商业保险。

 

显而易见吧?从保障讲,相互保的劣势明显:

 

(1)只是最简陋的一年期重疾险。

 

连轻症都没有。而且保额太低,39岁之前是30万保额,40~59岁是10万保额,保障覆盖力度严重不足。

 

我们单从白血病来说,仅骨髓移植的保守费用估计就是60万。

 

别说10万了,30万够干啥?

 

(2)年龄限制。

 

只保到59岁。

 

十年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都已经超过72岁,咋滴,超过59岁不治了?

 

仅仅上述两条,就足以得出“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的结论,更不用提还有对年轻人不公平、退保时容易出现费用缺口等等问题。

 

讲道理,这个显而易见吧。

 

但是,这两天还真有业内朋友找我吐槽,他/她有客户觉得加入相互保就不用买保险了——我分析了一下,可能是这样的: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2、

第二个问题,有必要买相互保吗?

 

“必要”的意思是“不可缺少、非这样不行”。

 

那啥,有必要把参与相互保上升到“必要”的程度吗?

 

恕我直言,人这一辈子,除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没什么是必要的。

 

那要不要加入呢?

 

作为一个已经加入的人,我分享一下我的决策过程。

 

这其实是消费观的问题。

 

一般来说,是否要下单买某一项商品,我基于三个方面决策:

 

(1)我是否需要。

(2)该商品的劣势我能否接受。

(3)预算是否充足。

 

接下来,我们不妨将这三个条件带入其中:

 

 

3、

 

(1)是否需要,讨论的是重疾险的需求。

 

说实话,我是需要的。

 

就目前阶段而言,30万对我来说还是个钱,如果真得癌症了能有人送我30万,我简直要感激涕零。

 

而且从保险角度来讲,相互保背后的《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在某些地方做的还真的不错。

 

不知道你看过条款没,以严重I型糖尿病为例,相互保只需要持续注射胰岛素180天即可理赔。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再看看某款号称底价的网红重疾险,还需要符合其他条件。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产品,倒不是说网红重疾险条件苛刻,我只想说,相互保在某些方面做的真的不错。

 

(2)相互保的劣势能否接受。

 

太宏观的问题不再多言,只针对投/被保人的利益来说。从这个角度,相互保的劣势主要有两个:

 

其一,对年轻人不公平,而且越年轻越不公平。

 

我们都知道,重疾险的费率随年龄上涨,年纪越大,保费越高。

 

同样的道理,相互保分摊时每人额度一样,那么自然对年轻人是不公平的。

 

其二,从保险角度,健康告知过于简单,容易导致投保时风险厘定不清,理赔时引发纠纷。

 

这面这张图是相互保的健康告知: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只有5条,比市面上大多数健康险的告知都宽松。

 

很多人会认为健康告知越宽松、越简单,对投保人越有利,这是不对的。很多时候,你认为的健康告知宽松其实是定义模糊,容易引发歧义。

 

有歧义,就存在纠纷可能。

 

这一点相互保也考虑到了,因此《相互保业务规则》中也已经写出,将会引入陪审团机制解决纠纷,大家拭目以待。

 

 

4、

最后,是预算是否能接受。这也是最近的争论焦点所在。

 

相互保规定了,每个案子每次均摊到每个人头上的费用不超过1毛钱。

 

1个人是1毛,1千人可就100了,人多了会不会赔崩啊!

 

于是,很多人纷纷举起小胖手计算预计赔付。

 

我看了一下计算基础,基本用的都是《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

 

这是中国的第三套生命表,收集了3.4亿张保单、185万条赔案数据,经过数据校验和清洗、生命表编制以及审议评审才完成。

 

感兴趣的同学,数据来源在这里:

http://xizang.circ.gov.cn/web/site0/tab5168/info4054990.htm

还有一份简单使用说明,也就是当时保监会的使用通知,请一并参考:

http://xizang.circ.gov.cn/web/site0/tab5216/info4054996.htm

 

根据这套生命表,有人估出来每年600多,也有人估出来每年200多。

 

嗯,数据基础一样,计算逻辑也都一样,算出来答案不一样,肯定有人小学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这么算对不对呢?一言难尽。

 

用这套数据,能够反应国民当前的风险概率,但仍旧不够贴近事实。

 

因此,精算师在工作时,仍旧会对数据进一步处理。

 

另外,支付宝这个渠道也很有特色。

此前蚂蚁金服发布的保民报告,在3.3亿的互联网保民中,80后占到47%,90后占33%,是绝对的主力人群。

 

这群人的特点:年轻、相对健康、发量日渐稀少。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图源:2016互联网保险消费行为分析

 

另外,蚂蚁方面对人群也提升了门槛信用分650以上的群体才能够加入。

 

要有这样一群客户,保险公司做梦都要笑醒,你跟我说用第三套生命表算?

 

人都不一样,拿着生命表瞎嘚瑟啥呢?

 

可以算,不是这么算的。

 

老粉可能知道,Dora也是精算出身,不过脱离实务有一段日子,我也就不出来丢人现眼了。

 

于是,我直接去找了专业人士。

 

相互保推出时,对外的新闻稿中信美相互精算师曾卓先生透露,该人群的风险发生预计在万2.4。

 

后来我咨询了几位资深的精算老师。几位老师的估计更保守,整个群体的综合出险率大概在千一(1‰)左右。

 

以1000万人的群体计数,全年出险人数约为1万人。

 

假设每人赔30万,总费用是33亿元。

 

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约为330元

 

以上过程都是保守假设下的粗略估计,实际上40岁以上的人出险概率更高,因此赔付10万的可能性更大。

 

无妨,既然是估计,我们就先按照保守的来。

 

330的费率水平,和30岁的人买同样保额的一年期重疾的费用相当。

 

不信的同学,可以打开微信微保算一算。

 

330贵吗?见仁见智,我觉得还行。

 

 

5、

写到这儿,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到目前为止,预估费率和比价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不是真真正正的精算师。

 

为啥精算师不上场算呢。我想,正是因为出于严谨的考虑吧。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和一位精算师的沟通记录

遵循老师的意图,我再次申明一下:

 

上面的计算是经验估算,有可能估算得不准。

 

不过,这其实也不重要。

 

因为相互保是按次收保费,如果觉得不划算,你完全可以第一次分摊之后就退保啊。

 

退保非常简单,点一下“放弃保障”就行。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想了一下,我还真没舍得退。

 

换言之,对每一个人来说,参加相互保的试错成本都非常低。

 

 

6、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也写道,这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类互助产品,我已经加入了,推荐你也试试。

 

作为一个业内人,我的理由也更充分: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创新产品,它第一次用保险的形式把互助合同固定下来,而且还接受银保监会的监管,更有利于保证被保人的权益。

 

不夸张地说,每一个加入了相互保的人都在创造历史。

 

我也相信支付宝和信美,能在迭代中将产品不断向前推进。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在哪买

7、

总结一下:

 

 

相互保不能代替重疾险,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不过,参与相互保对自己的保障做一个补充也完全值得一试。

发生风险时,30万的保额自然属于雪中送炭。

分摊保费时,你也会意识到风险的发生是这么的常见。

当使用自己手中的陪审团权力时,你也将对保险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互保可买可不买,但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买。

 

散会!

 

Ps,

 

微保的一年期重疾我也买了。

 

作为吃瓜群众,我也好奇相互保的赔付率如何,和微保重疾PK得如何。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嘛,哈哈。

要不要一起吃瓜?

 

文章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高端医疗险 » 实录2:相互保不能代替保险,散会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