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本心:希望你看见了树木,也能看见森林

一个本心:希望你看见了树木,也能看见森林在哪买

 

在公共号里写保险不过月余。

 

一开始,我是不愿意的。

 

讲保险、写保险、研究保险的人,特别多。你在微信里随意搜索一下,都能找到很多资源,数不胜数,热闹非凡。

 

既如此,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这事儿做起来没什么价值,对我也没有成就感。

我不喜欢做没有成就感的事。况且,保险一度让我很难堪。

一次,我在朋友圈中转发了协和一名刚刚博士毕业参加工作的医生得了癌症、无钱医治获得捐赠的新闻,在评论中说,医者不能自医是这个世界最无奈的事之一,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

然后,有,不止一个人,来留言,你这样消费患者打广告,不太好吧。

消费患者,不太好。

哎,朋友圈里的不都是朋友嘛?

我一向自诩是“体面人”。这件事让我加深了自己对两件事的理解:

 

 

第一,哪怕是朋友,有些人,还真的是很容易被冒犯啊。
第二,世间万事,不过“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

 

提笔写文的心思,就此搁置。公共号里也无非一些无病呻吟和鸡零狗碎。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朋友圈里多了许多一线拼杀的营销员伙伴。我不得不多留意了一下这些内容,问题就来了。

 

你看,很多时候你发现不了问题,不是问题不存在,更大的可能是你压根不愿意去了解。

流传在朋友圈的保险内容,主要有四种类型:

 

1、产品分析,或者叫产品推荐。

对产品进行拆解、讲解,包含投保条件、规则,怎么理赔等等。当然,推荐嘛,还是以说好处为主。

 

2、需求唤起。

告诉你生活百般无奈,风险千般多,保险万般好;还犹豫什么,赶紧买吧!

 

3、增员。

这是业内的词,直白一点,就是劝你加入保险业,成为他的“下线”。

 

4、保险行业趋势分析。

现在怎么样,未来会怎么发展,大数据已经是一个老的词汇了,现在流行的是区块链。

别说你不懂,其实,我也不是很懂。

 

网络上的内容,质量当然是良莠不齐的。优质内容是存在的,精细、考据,每一句话写出来都有理可依。但即便是这些优质的内容,依然存在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这四个类型,至少有两个都是要给客户,也就是想买保险的人看的——那么尴尬就随之而来了:

 

1、产品推荐。

今天张三推给我这个,明天李四推给我那个,我听谁的?这两个产品能代表整个行业吗?

 

2、需求唤起。

我都不说天天让人在朋友圈里看到“车祸”“癌症”这些词糟心不糟心了,每个人的需求是一样的吗?

 

曾经有人问,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寿险重要还是重疾险重要?

 

按我的思路,“保活”永远比“保死”更重要。

 

但生活,从来不是写字就给分的简答题;更多时候,生活是无奈的二选一。你都没有告诉我,“重要”的定义是什么,我要怎么回答?

 

后来,我是这么回复的:

 

一个本心:希望你看见了树木,也能看见森林在哪买

 

发现问题了吗?

 

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见了树木,也只是个虚影。

哪怕我一字一句都仔细阅读完,我还是不知道,怎么买保险。

这也是很多朋友来问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我不知道该买啥,也不知道怎么买。但我觉得,我应该有一份。

每个人都是独一的个体,每个人面临的生活都是千姿百态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有一个专门的行业是“保险咨询”,或者更进一步地,叫“风险规划”。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应该足够博学而深刻,能够帮助客户发现他独特的需求,重视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建立一个完善、精细、有足够容差的结构;同时,金融是需要门槛的,他也应该足够专业,帮助客户轻松跨越这道门槛,在一定经济条件限制下,完成一次相对完美的规划。

这个规划,任何时刻都能够让客户灵活有余地应对风险,从容地、有尊严地面对生活。

就现在来看,也有人冠以“保险规划师”,或者“理财咨询师”的名头,通货膨胀率信口胡诌,分级基金是什么都不懂,做的也不过是卖产品甚至某些蝇营狗的事。

我知道,这是整个行业的事。那么我能做什么?

 

让我真正开始动笔写的动因也就是这个:

 

我想引导你发现自己的需求;

 

我要画一幅地图出来,让你能够避开兜兜转转,能够按图索骥。

见过好的,你就能直接无视烂的了。


 

 

希望我们都能平视彼此,平视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

以后的日子,请多关照

 

一个本心:希望你看见了树木,也能看见森林在哪买

 

文章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高端医疗险 » 一个本心:希望你看见了树木,也能看见森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