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瞭望:买保险会越来越难

前线瞭望:买保险会越来越难在哪买

照片拍摄于国贸商城博璨餐厅

 

今天的话题,得从一个朋友说起。

我有一个朋友觉得“保险公司缺德”

他说,投保的时候不调查,理赔的时候调查再找出各种理由拒赔,这不是缺德是什么?

嗯……听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一般这种时候,我就会用最大诚信原则来感化他。

 

不过,到底为什么在投保时不调查呢?

 

试想一下,一个人的数据分布在医院、体检中心等各个机构甚至是全国各地,完全调查下来,工作人员的差旅费都超过保费了,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不予承保……这生意还咋做。

 

所以我们看到,大额保单要详细询问身体原因和财务情况;额度小一点,你不告知也就过了,等理赔的时候再调查,确实是带病投保了,最坏就是解除合同、退回保费,客户也没有损失什么。

 

归根结底是两个字:成本

 

当然另一方面,也不乏保险公司想赚点保费利息的小九九。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时代变了。变化的原因,就是大数据。

 

就我的观感和理解,下面三个方面与我们切身相关。坐坐好,别被吓到。

 

第一,投保筛查。

 

有没有朋友在投保定期寿险时,一切都好好的,但就是投不进去呢?

 

那么要恭喜你,你也碰到大数据模型了呀!

 

实不相瞒,三个月前在下也碰到了这个情况。

 

那天天很蓝,云很淡,连投了几次无果后,我淡淡地跟客户说了随缘。

 

后来才知道,客户被大数据风控模型判定为“羊毛党”、具有较大欺诈风险,被拦在了外面。

 

不懂羊毛党的朋友,请自行百度。

 

定期寿险只是第一步,在可以看到的未来,大数据的前端风控将贯穿全品类保险。

 

大数据风控,有很多创业公司选择在这个领域深耕,不乏BATM内部发育的团队。有数据、有技术、有人,简直是那啥会武术谁也拦不住。

 

第二,不可抗辩期内数据交叉验证。

 

你一定听过这句话:

 

咱们保险法有两年不可抗辩,超过两年都能赔。

 

这句话槽点太多,我都吐在《我给“如实告知”号号脉》了。

 

不过以后就方便了,大数据降临之后,只用解释一句话:

 

你熬不过两年的。

 

哦,对不起,应该是你的保单熬不过两年的

 

据多啦不负责任地透露,已经有公司开始对生效不满两年的保单进行筛查。

 

筛查出与告知情况不符,或者重新核保,或者直接解除合同。

 

根据《保险法》第16条,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加黑标粗的就是传说中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前面的,是关于保险公司可解除合同的描述。

 

很多人认为,不如实告知无非一个“瞒”字。

 

对不住,瞒不住了啊。瞒得了一时,瞒不过两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解释成本将高到你无可辩驳。

 

刚才我说的被拒绝的定寿客户,最后怎么做的呢?

 

我们走了线下批单,如实告知,说明模型判断有误,承保了。

 

但是这样的误判,会越来越少。

 

一方面,模型精度在提高。模型会误判最大的原因是数据维度不够丰富,多维度的数据可以相互验证,当数据维度足够多时,你的一切将无所遁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一日三餐叫外卖、单日走路步数不超过2000步、淘宝记录都是大码服装的人,说自己BMI24,谁会相信?

 

你说你不抽烟,但是微信里有规律性的购买记录,谁信?

 

说穿了,大数据说你是谁,你就是谁

 

另一方面,你想自证清白,但也许保险公司根本不会听。

 

因为,一切又回到了成本问题上。

 

大数据已经足够准确,调查个人的成本远比相信大数据模型检验的成本高很多,很自然地,保险公司不会去调查,而是倾向于直接拒保。

 

低成本地放弃一个“准”高风险客户,这是每个商业机构都会做的选择。

 

同时,“拒保”又会成为你万千数据中的一条,用于佐证你就是模型描述的那个你。

 

你也许会说,数据就不能改么?

 

看看区块链吧朋友,区块链会告诉你,想要篡改数据,除非重新投胎。

 

换句话说,你就是模型描述的那个人。

 

你就是你,大数据不接受反驳。

 

 

 

总之,大数据真的来了。

 

大数据和区块链来拯救保险业,它们会被应用会在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好消息是,保险会越来越接近真正的公平。

 

这种变化也许会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慢慢影响保险在人群中的地位、口碑;也可能,像惊雷一般霹过耳际。

 

就像我的那位客户一样,没有任何原因地,投不了定期寿。

 

定期寿当然,也只是一个起点。

 

有句话老生常谈但还是要说:

 

有了买保险这个念头,就趁早行动起来。区区肉体凡胎,跑不过天降厄运,也跑不过科技。和未来某一天无法投保的懊恼相比,现在每一刻的犹豫和纠结,都显得有点愚蠢和不可理喻。

 

前几天我问一个风控模型的产品经理,未来是什么时候?

 

他眨着眼睛笑着对我说,也许就在明天。

文章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高端医疗险 » 前线瞭望:买保险会越来越难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