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一早起来看新闻,感染人数又上升了,死亡人数也上升了,疫情又加剧了。一上午问候了湖北的朋友,现在坐在电脑前敲文章,我真的有点被吓到

整理一下心情,有些话憋了几天,还是想说。此时此刻,我想平静、严肃地跟你说一说保险。
这几天,我的朋友圈炸了。两伙人关于要不要在这种时候买/卖保险吵起来了。
一方说,医疗费国家都管了,你们现在劝人买保险,就是吃人血馒头,发国难财。
先看事实基础。就目前的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来:
疫情发生后,很多保司陆续发布了紧急支援通道,可以先理赔后审核甚至不审核,针对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取消免赔额等相关政策。
还没有发布文件的,我估计也在路上了。疫情当前,事急从权。
重疾险也悬。很明显,冠状病毒肺炎不在重疾险的定义中,不过,若不幸发展到后期,与之相关的“呼吸衰竭”“深度昏迷”等疾病,可能会赔到。
说到这儿我想强调一点,我很不喜欢“能赔”这种说法。与其说是“能赔”,不如说是什么保险能帮上忙?
我们都知道,人走了、寿险肯定会赔——但是,这时候大家需要的是寿险吗?
环顾四周,作用和意义最大的还是医疗险,特别是住院医疗,可以补充社保、报销社保不能报销的治疗费——这才是踏踏事实的帮助。
关于要不要趁现在买保险,大家的焦点在于,政府都把医疗费包办了,买商业保险没用。
买与不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针对此时此刻,我仅仅分享一下个人观点,权做提醒:
政府包办的费用仅针对疫情治疗,不包含其他。人吃五谷杂粮,哪里能控制自生不生病,生什么病。
社保不能报销全部费用,剩下的那些还是得自己负担。所以任何时候,健康险尤其是医疗险,都非常重要。
有人说现代医学是治病,中医是治“未病”。我觉得这个说法可以借鉴到保险来,我们说到保险,更多提到的是未来。这就提到了我想提醒的第二点:
第二,政府买单的是当下新型肺炎的治疗费,不包含后续恢复、后遗症的治疗费。
很多人会宣扬那时候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了病毒,鲜少有人问,当年的患者,现在还好吗?
治疗SARS时没有针对药,更没有特效药,各种大剂量的激素、猛药一起上,只为保住患者的性命。
文章《非典,已过去十年:那些活着的后遗症患者》采访了几位当年的幸存者和他们现在的生活。我截取其中两段,感受一下。以下引用自凤凰网:
王剑;王剑同时患有:肺纤维化,股骨头坏死,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和结核病。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每天要服用超过100片药。现在病情稍微缓解,每天要吃的药还是超过20片。
辇秀兰;对听力残疾的女儿晶晶(化名)来说,辇秀兰一直都是她的靠山。从前一直照顾残疾孩子的辇秀兰,现在被残疾孩子照顾着。2003年,辇秀兰家一共有6口人感染非典,父母因病去世。2013年1月17日,辇秀兰刚完成更换右股骨的手术。
康复治疗、巨大的治疗费压力;身体原因无法胜任原先工作;告别职场;从家庭的壮劳力变成需要照顾的人。
整篇文章语气平淡,但内容极其扎心。心硬的同学,可以搜来看看。
我始终认为,医护人员、患者都是勇士,他们站在了战争的一线;而勇士,也往往要比普通人承受更多。
我在朋友圈看到,已经有公司配合紧急事态,发布了没有等待期的医疗险,至少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平安和众惠有相关产品。
其他类型,看好就下手,不要过度纠结。买了,你还有15~20天的犹豫期,不合适再换。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医生的轻松筹。博士刚毕业,大三甲工作,重点科室,刚生了娃——人生画卷刚刚展开,医生小哥哥得了白血病,等待支援。
我捐了款后,又转到自己的朋友圈,转发的时候加了一句:希望大家有能力还是尽早考虑保险。然后同学看到了之后在我朋友圈留言,你这样营销,吃人血馒头有意思吗?
那时候我是非常生气的,相当生气。现在想想,此时此刻和那时那刻,何其相似。我们都是敏感脆弱的动物,这个时候更需要勇气、信心,和一点点温柔吧。
临近年关,希望我们都能平平安安、心平气和地迎来新的一年。
有疑问可以给我留言,我这几天每天都会上来看看。待在家没事儿,也可以来找我聊五块钱的。